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天水民俗专家李子伟:野菜只是“下菜”,不可多食!

    信息发布者:情纯小范
    2017-04-08 06:43:51   转载


      春季是各种野菜次第出土,上市的季节,人人趋之若鹜。说句实在的话,大都是尝鲜而已,谁也不会把野菜当作一日三餐的主要蔬菜去吃。 

      从古及今,野菜都属于“救荒本草”,是灾荒之年穷人赖以活命的救命之物。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把野菜吃够了,许多野菜在缺油少调料的情况下,真是难以下咽。上世纪六十年代常搞“忆苦思甜”,吃野菜团子和代食品,那个味道记忆犹新。许多野菜都是中草药,对某些疾病有辅助疗效,相关的人群为了健康的原因,多食之还是可以的,如果从营养的角度出发,大多数野菜的营养不及种植蔬菜,当然也有个别野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野菜大多性寒,且有微毒,如果不注意食用方法,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不管食用何等野菜,都要用蒜泥,以之增味与解毒。有些出售野菜者,野菜采自路边,阴沟等不洁之地,农药与尘埃污染非常严重。有些野菜也是在大棚里种植,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古代专门记录野菜的书首推明代周定王朱橚的[救荒本草]一书 ,其中记载了414种食用野菜。其后,高邮人王盘的[野菜谱]也记录了数十上百种野菜。然而最早记录野菜的书,当推诗经一书,在诗经中,涉及到288种本草,全部可以食用  ,从中可知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至于[本草纲目]与[中草药大全]中所记录的大量植物,主要从药性出发而被作为药物,但其中许多植物是药食同源, 书中也有明确交待。

      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后得茶而解,历经数千年,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不断尝试总结,才形成了今天较为完备的野菜体系。但是,时移世易,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污染,野菜也在变异哬 ! 依愚之见,野菜在饭桌上仅是下菜点缀而已,现代人生活好了,三高病威胁健康,人们对野菜趋之若鹜是可以理解的,但需理性。

     

    作者介绍:

      李子伟,1946年出生,汉族,甘肃甘谷县人,教授,民俗专家。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甘肃省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委员,天水师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天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先后出版学术专著有:《诗经译注》、《陇上画师张维垣》、《陇右文化》、《秦州风情》、《天水民俗录》、《天水远古文明探索》等,为《甘肃民俗总览》主要撰稿人,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200万字。其中《诗经译注》曾获甘肃省社会科学最高奖,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奖励。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