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武山县沿安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侧记(组图)

    信息发布者:情纯小范
    2017-03-22 10:20:03   转载

    不脱贫不脱钩 不小康不罢休

      ——武山县沿安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侧记

      沿安乡位于武山县南部,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自然条件艰苦,农村内在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大,农村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发生率高,被列为全县重点扶贫开发的贫困乡镇之一,全乡一半的村都在全县南部乡镇特困片区规划范围之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面对全乡的贫困现状,沿安乡把精准扶贫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头等大事,聚焦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举全乡之力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目前,在全乡范围内,已全面唱响了精准扶贫的大合唱,一场扶贫攻坚的整体战全面展开,正在悄然改变着昔日的贫困面貌。

      锁定目标  脱贫有方向

      如何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尽快让老百姓富起来,成为摆在全乡上下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自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沿安乡迅速行动,多次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和乡村两级干部会议,认真学习省上“1+17”、市上“1+18”、县上“1+20”精准扶贫方案。乡领导班子成员也分别入户调研,结合省市县精准扶贫方案精神和工作要求,反复研讨,制定出台了《沿安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计划》。《计划》的出台为全乡的精准扶贫攻坚战明确了任务书,细化了路线图、安排了时间表,也为全乡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

      围绕双联  帮扶靠队伍

      自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和驻村帮扶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乡党委、政府与省、市、县领导和双联帮扶单位积极沟通衔接,争取项目资金,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在助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增收致富的项目建设上下功夫、促实效。截至目前,8个省市县乡四级联村单位共帮办各类实事30多件,落实各类帮扶资金100多万元,化解矛盾纠纷10多起,资助困难学生10多名,培训群众100多人(次),双联行动取得了新成效。

      由双联干部、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技人员和乡驻村干部组成的8支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深入到贫困村户,主动作为,全面履行驻村帮扶队工作职责,紧盯摸实贫困底子,争做精准扶贫的“指导员”,紧盯改善基础设施,争做项目实施的“协调员”,紧盯培育富民产业,争做促进发展的“服务员”,紧盯提升群众素质,争做政策法律的“宣传员”,紧盯构建农村和谐,争做矛盾纠纷的“协调员”。在宣传政策、摸底调查、完善数据、制定规划、协调项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全乡扶贫攻坚大决战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建档  摸底要精准

      做好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首要环节。从精准扶贫攻坚行动一开始,沿安乡就将贫困人口的识别作为开展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坚持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组织专门力量调查摸底、群众评议、乡村公示等程序,精确识别全乡扶贫对象,真正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拟定了2015年“精准扶贫”帮扶各贫困村实施方案,就帮扶措施、帮扶对象、帮扶项目、帮扶责任、帮扶效果等一一作了明确划分,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填写发放《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做到不含糊、不马虎、不盲目。在坚持政府引导的前提下,实行上级帮扶与群众自愿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三个结合”机制,精确瞄准需帮扶贫困群体、贫困户,深入分析、细致区分致贫原因,因村因户施策,逐村逐户制订帮扶规划和具体扶持措施,并确定责任人,有针对性地予以扶持,把扶贫工作由粗放式的“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

      聚焦打赢  决战出奇招

      针对贫困村基础条件差的“症结”,沿安乡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赢扶贫攻坚大决战的“奇招”, 把解决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居住条件差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本着“群众缺什么就扶什么”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配套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乡党委、政府在多次调研和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草滩村仁峪自然村异地扶贫搬迁工程,新建新农村21套,在南川村征地24亩,投资700多万元,预计新建南川新农村1处40套宅院,有效解决了两村群众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沿安乡与双联单位积极衔接,筹措资金,购置路灯近200盏,为中川和李草公路沿线各村实施村内道路亮化工程,帮助群众圆了路灯梦,为全乡打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方便群众文化活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九树、白山、郭山、川儿、南川等村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在全乡8个贫困村新建村级金融服务网点、互助老人幸福院、村级幼儿园和村卫生室各一处,逐步提升贫困村公共服务水平;为逐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先后实施沿安初中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餐厅以及沿安中心幼儿园、西沟小学、高九小学等学校的教学楼新建项目;始终坚持把通村道路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在通行政村道路全部硬化、自然村全部砂化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400多万元,扎实推进白山—新庄自然村、中川—交河湾自然村、高九村北铁沟自然村、冯山村—黑毛山和冯家山自然村、南川—竹子沟自然村、沿安村等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今年将基本实现通贫困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在中川那坡、川儿村分别新建便民桥一座,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结合全乡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群众致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实际,乡党委、政府和各双联帮扶单位始终把培育群众增收致富产业作为打赢扶贫攻坚大决战的“妙招”,始终坚持“扶贫先扶智”的原则,与相关部门衔接,按照“连片开发”、“一村一品”的产业培育模式,通过示范引领、企业带动、组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中药材、劳务、畜牧、特色种养等特色富民产业,初步形成了“中药材主导、多业并举”的富民产业发展格局。各双联帮扶单位也积极发力,利用部门职能优势,与相关企业对接考察劳务输转工作,调整群众产业结构,大力培育群众增收致富产业,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切实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面对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瓶颈、动力不足的状况,沿安乡党委、政府将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作为打赢全乡扶贫攻坚大决战的“绝招”,严格按照《武山县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暂行办法》要求,严肃干部纪律,明确职责分工,靠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全乡精准扶贫贷款工作。在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结束后,全乡共组建8支由各驻村干部、信用社信贷员、村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策,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并对本村申请办理贷款的群众进行扎实的贷款流程及填表要求培训,让贷款群众更为详细的了解贷款程序,切实为有贷款意愿和贷款需求的群众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从而切地破解群众发展瓶颈制约,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服务于群众增收致富产业的发展,保障金准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截止目前,已有高九、草滩、九树等8个贫困村的79户2015年预脱贫的贫困群众申办了专项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申办发放,将有效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难的问题,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有力助推全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开展。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